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访谈

援疆教师施锦枫:4800公里浙疆情,文化润疆展风华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访浙江丽水援疆教师施锦枫
2021-07-19 13:3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截图_20210717233041

“处州十县好新和,秀山丽水望龟兹。我的心已经在这里扎了根,新和将会是我未来魂牵梦绕的地方,那些朴素的民族同胞、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笑脸都会经常在我面前闪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施锦枫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沈贞海

施锦枫,1978年1月出生,副高级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现任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二小学书记、校长,进疆后任丽水市第十批中组部援疆教师领队,教师网格副总网格长,第三网格长,新和县丽水小学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工作。带领团队成员在指挥部和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锐意进取,创新发展了“丽新同步课堂”、“我是朗读高手”和“红柳·绿谷工作室”三张丽水市组团式教育援疆金名片。团队获得了省援疆指挥部“担当作为”先进集体。 

4800公里“丽•新”情:缘起2017,情续2020

“从浙江丽水到新疆新和4800公里之遥。我的援疆梦想是缘起于2017年8月受丽水市教育局委派赴新和县给当地新任书记、校长的那一次培训。会后台下新任校领导紧紧围着我交流,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深深感动了我,这次能够如愿援疆,应该是‘情续2020’吧!”在进疆欢送会上,施锦枫深情地说道:“我的援疆初心是想帮助新创办的新和县丽水小学及新和县在学校发展规划、文化品牌、教师培养方面尽一点自己的力量,为丽水小学成为阿克苏地区一流的未来学校起好步、奠好基。”

爱涌新和,丽水新和一家亲

但事实上,一开始准备报名的时候,家人是极力反对他在这个时候去援疆的。他的母亲激动地说:“你女儿正面临中考,你二宝马上出生,我们也已经七十了,家里但凡有一点事让我们怎么办?我坚决不同意!”父亲沉默着不说话,已经怀孕八个月的妻子说:“爸妈,我听锦枫之前讲起过这个事,这是他的一个梦想,这次有机会去援疆,我同意,我生宝宝,不是还有你们嘛!再说,他留家里照顾我们是爱,去新疆教育那里的孩子也是爱,我想通了,你们也支持他吧!”妻子的深明大义最终让他如愿以偿,2020年4月26日,他挥别刚做完月子的妻儿踏上援疆征程。

在进疆后的隔离期间,他主持策划了“幸福时光计划”,开展了“学习、交流、康健、融入”四个板块的活动,援疆教师自主报名积极参与,活动丰富多彩。《结石的预防与治疗》《中国茶文化与健康》等知识讲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太极拳、健身操、青田篆刻、窗花剪纸等特长展示让整个援疆教师团队在充满爱的宿舍里顺利地度过14天的隔离期,学习充电、康健身心、提升素养。

在与受援单位主要领导的沟通了解中得知学校拓展性课程特色不明显,教学设备短缺的情况后,施锦枫马上在宿舍通过钉钉组织援疆教师进行讨论。几轮讨论下来,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援疆教师特长,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先为学校建设一个战鼓社团,马上并踊跃捐款购买了价值一万元的战鼓。一份带着援疆教师满满爱意的礼物在六一儿童节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随后,援疆教师周红个人捐赠钢琴、竖笛等价值两万多的教学器材,丽水缙云实验中学的孩子也为新和的孩子寄来了图书和满满的励志寄语,社会爱心人生也纷纷为丽水小学慷慨解囊,捐赠了书包、笔、红领巾等学习用品。

返回丽水休假,他也没有闲着,而是积极奔走呼吁,带头捐款,很快筹得一批善款和物资用于新和的教育事业。其中爱心人士筹集3.5万元用于丽水小学建设公共阅读区,丽水宏典金笔公司捐赠钢笔3000支用于奖励新和的老师和学生;组织爱心人士跟离县城最远的桑塔木小学11名维族贫困儿童开展结对活动,每人2000元,用于每天一杯牛奶、每月一本书,添置一张书桌和一盏台灯。

传承创新,丽新同步共成长

倾心相授,鼓励树信心。丽水小学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占80%,掌握他们所思、所需便成了施锦枫进校后的第一件做的事情。利用休息时间跟年轻教师谈心谈话,了解到这些刚毕业来自内地的大学生,对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等工作经验缺乏,因而不够自信。通过两周他就完成了同所有年轻教师的沟通交流,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青年教师闫慧勤,来自山西的小姑娘,刚入职就任大队辅导员兼音乐专职教学。她说自己很困惑,整天都在忙,但是工作没干好,专业又没发展。经过几次谈心,施锦枫从心理学角度给她指出找寻更内在的自主动机,同时让她明白专业发展才是教师的根本,根据她声乐特长的实际情况并为她明确了学校音乐学科的发展方向——唱诵特色教学,又为她策划了个人微型音乐专场演唱会,准备疫情结束后举行。

为了让青年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收获中树立信心,他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两个课题的设计并亲自领衔,同时组织援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培训,要求学校教师人人开展小课题研究,由此打破了年轻教师不敢做课题的心理魔咒。他主持修订了《新和县丽水小学青年教师五年成长计划》《新和县丽水小学星级教师评比制度》,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内在自主动机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让疫情对学校常规管理的影响降到最低,他一到岗位,就着力开展工作。规范学校行政管理,协助书记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完善部门周工作汇报、集体备课等制度;重新优化了学校处室人员分工,选拔优秀援疆教师担任中层干部、教研组长,通过传帮带,帮助抓好内部管理和教学教研工作,选配发展潜力大的本地骨干教师与援疆教师实行AB岗,互帮互助、互学互鉴;组建了外宣中心,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随着这些管理措施的迅速落地,这所新开办的学校立即稳定了下来,稳步前行。

积极建设“互联网+教育”援疆模式。创建同步课堂,数字赋能,让新和学校共享浙江名师资源、精品课程,促进新疆教师同步成长。数字赋能,解决音效、画面、课件、板书等及时同步分享问题,完善两地同步课堂建设的技术环境,目前声音、画面实时传输水平在地区内领先,部分技术指标已经优于浙江省内同步课堂的技术水平。

在指挥部、后方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大力推动“互联网+同步课堂”项目,争取经费装备录播教室,最初以每周4节课的频率与浙江丽水实验学校开展同步研讨。为了顺利开展同步课堂教学,解决两地时差、教材差异、学生差异、教师执教、设备同步等问题,他经常不回宿舍午休,草草地吃了中饭就在录播教室忙着协调后方领导和技术人员,甚至到半夜还在教学楼组织技术人员和教师进行研讨,改进教学流程、两地教师备课、板书同步等问题。密集的教研保证了同步课堂研究的样本意义,实现了教学经验从丽水输出、差异文化两地共享的目标初步达成。他主持的课题《丽疆“互联网+同步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教科院立项,课题实施的两校同步课堂的“三三二”教学模式的研究,实现了信号传输“零延时”,实施以“七同步” 、“两互动”、“四融合”为核心,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育援疆的帮扶机制,促进丽水优质教育资源在新和的共建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积极推动以点带面,辐射全县。他利用同步课堂进行红柳·绿谷工作室活动机制的创新,工作室利用互联网技术着重开展同步教研,架设了浙江优质师资实时分享给新和的“高速公路”,以丽水实验学校和新和丽水小学、丽水实验学校初中部和新和二中、丽水中学和新和实验高中为主阵地并辐射到全县,让新和全县教师同步参与教研;新和县中小学12000多人次参与此项活动,提高试点学校乃至新和县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石榴籽同过一个节,传统文化进新和。“阿丽努尔,我们又见面了!谢谢你的贺卡,祝你端午安康!”“谢谢孙雨萱,也谢谢你的端午贺卡,希望我们能早日相见!”来自新疆新和县丽水小学和浙江青田江南实验学校的两个孩子,通过同步课堂正激动地交流着。原来,她们通过《同吃一个粽子,同过一个中国节》德育课已经结为了好朋友。这是施锦枫基于“互联网+同步课堂”和“石榴籽·中国梦”工程,主持开发的《同过一个中国节》系列德育课程的一个模块。在这个课堂上,新疆维族的孩子们自信地跳起了民族特色舞蹈,展示了新疆特色美食,多彩的民族文化让浙江的孩子们惊呼。他与援疆教师徐智霜执教的这个系列课程被中国日报、浙江卫视、阿克苏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媒体关注报道,地区教研室领导实地调研后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丽疆同步课堂建设时间虽短但是一鸣惊人,为丽水的教育援疆工作在全省实现领先提供了样本和信心,同时也进一步落实了“石榴籽·中国梦”工程,发挥援疆教师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学校与浙江后方援助学校、班级以及师生之间手拉手结对,广泛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提高了丽疆两地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相距万里的疆浙两地的孩子,有机会面对面交朋友,面对面共同探索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是让新疆的孩子也有机会为自己的多彩文化而感到自信,而后能够自强。

领衔名校长工作室,培养未来中坚力量

新和县的校长队伍存在的新老断层、年轻占比大、管理经验不足等特点,这些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让这些新生代校长能够担当新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任,他主动提出帮助培训一批年轻校长,得到了指挥部和教科局的大力支持,于是在红柳·绿谷总工作室下面新成立了“名校长工作室”,他出任导师。他着手制订了“双名制”引领、问题诊断式研讨、三交中成长的路径和策略,明确形成四个更好的核心素养、一校一案、培育优质、争取辐射的预期和目标。一年来,13位书记校长这个比较特殊的队伍,通过引领学员集中研修,自我学习,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学习氛围良好的共同体;2020——2021年度,带领工作室成员研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读本》、《中国的品格》《越读者》等13本专著,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评比等多种形式,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自己的教育认知,每人撰写10篇以上的读书笔记,向专业阅读迈进;每次工作室集体活动,他组织成员在各自学校工作中发现或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都在会上开诚布公的提出来,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团结协作,组团援疆新高度

“离疆留什么?”深刻思考援疆人的必答题,以终为始,用目标凝聚力量。他充分尊重团队成员,依靠团队成员,发挥团队成员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创了丽水市组团式教育援疆的新高度,打造了“同步课堂”、“为你朗读”、“红柳·绿谷工作室”丽水教育援疆的金名片。

新和所需,丽水所能,即可作为。疫情初期没有影响他对援疆工作的思考,他做到了人未进疆心先进疆。在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他还在忙于进疆前的准备,全身心做好受援单位调研和走访各部门,争取后方的大力支持。他组织网格成员与受援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线上对接了解对方所需,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组织网格成员分析自己个人特长及当地先进的经验形成组团援疆项目库,形成了多份分析报告提交给指挥部做决策,为更好地开展援疆工作奠定基础。

援疆公益课程,积极教育惠新和。他向清华社科院积极心理学中心校友联谊会发起申请,和同学一起架构了“积极心理学公益培训项目”,课程主要围绕《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中小学积极情绪管理》等八个模块展开。聘请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名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认证指导师等专家组成公益教师团队,通过公益课程在线辅导、现场辅导等形式,以讲授、实践、团体辅导等形式实现。课程的开展,一定程度培育了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激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组团式援疆获得了领导、社会的认可。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了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三学三比服务担当作为先进集体;同步课堂“丽水经验”将在全地区100所学校推广,写入省指挥部“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文件,“为你朗读”“同步课堂丽水经验”入选省指挥部“十三五”教育援疆经典案例;“千人同绘红船·童心向党”活动被CCTV新闻直播间报道;“同诵祖国 共迎中秋”活动被中央教育台报道,其他活动纷纷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阿克苏日报、浙江卫视等各大媒体报道。

施锦枫提出“捧三颗红心进疆”誓言,“进疆的初心”体现了他无怨无悔,“援疆的忠心”展现了他赤诚之心,“睦疆的真心”诠释了他对援疆工作民族团结的本质认识。他犹如一只雄鹰带着深沉的爱飞翔在天山南麓。

“未来,我将继续为‘浙·疆’、‘丽·新’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助力‘丽·新’在教育优质提升上‘更同步’,在文化传承上‘更深入’,在民族融合上‘更沁润’,在现代教学上‘更优质’……。援疆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我的浙疆情、丽新缘,却是长久的。”施锦枫感慨的表示。

微信截图_20210717232930

微信截图_20210717232848

微信截图_20210717233016

微信截图_20210717233058

微信截图_20210717233000

微信截图_20210717233120

微信截图_20210717233138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