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财经

“聚焦三大主题”第三届浙江兰溪发展大会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2025-05-06 15:3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64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群英荟萃,共聚桑梓。”4月30日,第三届浙江兰溪发展大会召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界精英齐聚故土,共谋发展。大会现场,各行业领域嘉宾围绕“小美食大产业·链千企富万家”“兰湖AI赋能产业·智创未来”“兰途已绘·镁好未来”三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美食为媒、文化为韵,小吃撬动共富大产业

特色美食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近年来,兰溪牛肉面、鸡子馃、肉沉子等传统美食声名鹊起,不仅以独特风味征服了食客的味蕾,更成为兰溪千年文化与匠人精神的鲜活载体。从街巷小吃到富民产业,兰溪以美食为支点,贯通了“农链、产链、销链”,探索出了一条“小美食撬动大产业”的共富路径。

如何让10万亩高标准农田释放更大价值,实现“一块田”带动“一条链”?中国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徐树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通过品种优化、技术集成和生态模式革新,推动水稻单产跃升;推广稻鱼、稻虾共生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升稻米品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串联起“一粒米、一碗饭、一桌菜”的产业链,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品控闭环,助力兰溪形成“稻米种植→加工→餐饮”的全链条发展,让农田成为共同富裕的“沃土”。

“兰溪美食让我想当义务宣传员!”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村委会主任、袁家村管理公司总经理王创战结合自身经验,为兰溪“支招”。起步期要深耕小吃品质,以百种美食打响口碑;拓展期要延长产业链,自建加工厂并布局城市店、外卖等多元场景;深化期则要拓展全国市场,做好整体策划、设计、招商、运营等工作。

“在2024首届中国地标美食产业发展大会上,众多参会代表对兰溪美食资源与产业潜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小溪表示,想要美食产业持续发展,兰溪需深挖地标食材潜力,培育产业园和示范基地,挖掘特色菜品小吃,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差异化竞争力。同时,应打造美食品牌体系,突出“烟火兰溪”整体形象,聚焦牛肉面、鸡子馃等拳头产品,强化游埠早茶等文化IP,开发多元消费场景。她还建议强化土特产开发,将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推动兰溪美食产业全链条发展。

640 (1)

智汇兰湖、链动未来,绘就AI产业新蓝图

浙江金华兰溪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工业兴则兰溪兴”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贯穿城市发展的行动指南。近年来,兰溪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型产业引进,为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产业厚植土壤。而兰湖作为兰溪生态与产业融合的“宝地”,凭借其3000亩碧波、万亩茶园及丰富的多元生态资源,正成为兰溪探索AI赋能产业的核心试验田。

面对“兰湖AI产业赋能中心如何定位”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认为:“好的大米品质达到极致才会被运往远方,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兰溪必须找到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他看来,兰湖这片生态宝地不应仅局限于文旅功能,而需以三步战略将其打造成创新高地。先依托兰湖生态资源吸引优质创新要素,再孵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最终形成辐射浙江中小企业的创新生态圈。兰溪要抓住人工智能的机遇,以兰湖为“创新大脑”,服务金华乃至整个浙江地区,才能实现产业升级的突破。

“如何利用兰溪的光电、新材料基础,培育AI芯片配套产业链”“兰溪能否探索‘柔性用才’机制解决AI产业‘人才荒’”……面对这些提问,新基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曹强表示:“兰溪已经具备芯片、新能源、新材料和通信等产业基础,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产业点连成线,形成产业链,并进一步扩展成产业面。”他还特别指出,设计处于产业龙头地位,是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因此要以设计为突破点,吸引项目落地,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对于人才短缺的难题,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打造特色生态来留住人才。

在AI与传统产业融合方面,浙江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博士、高级工程师、杭州数字工匠周志湖以兰溪纺织业为例,提出了一套全流程赋能方案。在设计环节,利用AI技术能够实现“所想即所得”,大幅降低打样成本;在制造环节,通过AI技术实现精准的设备维护和严格的品质控制;在销售环节,借助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制定精准营销方案。通过AI技术的全面赋能,为传统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全面且长期的支持,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640 (2)

兰途已绘、镁好未来,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兰溪因水运枢纽而兴,凭产业兴旺而强的一个城市。当下,兰溪紧紧依托国家、省关于水运复兴和镁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构建“枢纽+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图景。在枢纽方面,近年来,兰溪投入近150亿元,补强枢纽短板,目前,还有12个枢纽项目正在建设,累计投资超220亿元。在镁材料产业方面,重庆大学长三角(兰溪)镁材料研究院创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成功招引镁材料相关企业6家,达产后产值将超25亿元。

“镁材料产业的服务对象不光是面向本地,因此交通枢纽对镁材料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科协主席潘复生首先肯定了交通枢纽对发展镁材料产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当下正是镁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兰溪要“跳出兰溪看兰溪”,科学规划布局镁材料产业,同时重视技术平台建设,为镁材料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并利用完善的交通枢纽体系服务华东,走向世界。此外,潘复生表示,兰溪还要加大宣传科普力度,让更多人了解、认识、重视镁材料;要创造好的政策平台,为企业和科研人员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提供保障;要联动带动相关产业,通过打造人才聚集地,联动带动新能源、低空经济、智能化装备等产业共同发展。

今飞控股集团是一家生产制造汽车零部件的企业,集团董事长葛炳灶表示,镁合金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汽车轻量化方面,中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正是镁合金的优势所在。”葛炳灶直言,镁合金的密度与铝合金相比轻约30%,且镁的价格比铝低,这使得镁合金在轻量化设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他相信,未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将以镁材料代替钢材、铝材。

物产中大作为供应链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正在华东地区布局镁产业链。物产中大投资部总经理、物产产投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宣峻结合企业自身对镁产业的发展规划,为兰溪发展镁材料产业巩固信心。“目前,我们在镁产业的资源端及应用端有了明确布局,未来,还将围绕镁合金轻量化属性之外的功能特性布局,从而形成‘资源到应用再到功能性的使用’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示,可以与兰溪在高附加值的镁合金产品方面进行合作,一方面,与镁材料研究院加强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借助兰溪完善的交通枢纽,将产品辐射华东,乃至辐射全国。(沈桦、汪雪吟、徐正达;本稿图片由丁成摄)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