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承载六百年“却金”廉政故事的栝苍古道,经系统性修复与保护后重现千年驿道风貌,获评“浙江十大经典古道”“浙江最美森林古道”“大花园耀眼明珠”,成为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活化历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千年古道藏“却金”美谈
栝苍古道作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东汉至南朝年间,距今超1900年,曾是温州、丽水通往金华的“通京官道”。古道上的却金馆驿站,流传着一段跨越六百年的清廉佳话:明朝宣德年间,温州知府何文渊因为官清正,进京任职时无钱雇轿骑马,只得身着便服、背负行囊徒步前往。百姓感念其政绩,纷纷筹集礼金赶至古道上的刘山驿站相赠,何文渊坚决拒收,将礼金留在驿站后,于次日清晨悄然离去。为纪念这位“铁面御史”,当地百姓遂将刘山驿站改名为“却金馆”,这一故事也成为古道独特的文化印记。
随着1934年金温公路通车,栝苍古道逐渐淡出长途通行视野;后续高速、铁路、机场等“快交通网”建成后,古道更一度被淡忘,沿线历史文物面临失修、古道本体存在坍塌损毁风险。为守护这一千年文化遗产,《丽水市莲都区栝苍古道旅游总体规划》应运而生,为古道保护与活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匠心修复唤醒古道生机
2019年至 2022年,莲都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分两期实施栝苍古道(莲都段)修复工程,累计修复古道全长12100米。修复过程中,施工方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就近取材” 原则,选用与原有路面质地、观感一致的块石铺设路面,最大限度保留古道历史风貌;同时配套建设古道标识牌、取水池、观景平台、花架长廊、公厕及石桌坐凳等设施,既满足游客观景、赏花、休憩的多元需求,又通过指示牌、石刻小品等载体,生动介绍古道历史文化,让游客在探寻中感受文化底蕴。凭借扎实的保护与活化工作,栝苍古道先后斩获多项省级荣誉,从“养在深闺”的历史遗迹,转变为兼具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全域保护赋能乡村共富
栝苍古道的保护成效,是莲都区全域推进古道资源活化的缩影。据统计,莲都区目前录入系统的古道共17条,已完成分级认定15条,认定率达88.2%。其中,栝苍古道、大山岭古道、官岭古道被认定为省一级古道;箬溪岭古道、曳岭古道、陈寮古道为省二级古道;另有9条古道获评省三级古道。
近年来,莲都区严格依据《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坚持“整体保护、合理利用、属地管理”原则,以维持古道历史形态与风貌为核心,主动推进古道保护及生态修复工作。在此基础上,当地创新探索“森林康养 + 生态旅游 + 体育健身”融合发展模式,将古道资源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紧密结合,通过吸引游客、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及农产品销售,让千年古道成为赋能乡村经济、提升百姓收入的“黄金通道”。
据介绍,下一步,莲都区将持续深化古道文化挖掘与生态保护,进一步拓展古道的文旅价值,让更多历史古道在保护中“活”起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动能。(沈桦、莲轩、周佳俊,图据莲都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