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夜经济”成为拉动消费、促进就业的新引擎。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一种以“常态化+流动性”为特色的市集模式,正让古城夜市焕发出全新活力。
夜幕低垂时,武义古城热闹了起来。主干道两侧,各色摊位依次排开。主街区一侧,武义麦饼、石斛汁等本土小吃香气四溢,吸引市民驻足;文昌阁下,中秋主题的文创区域则围满了体验人群,手作香囊、漆扇绘制、投壶游戏等传统文化项目,让市民在互动中沉浸式感受节日氛围。
市民说:“我觉得很热闹,活动很丰富。我特意带我的女儿过来参加的,猜谜语、知识竞答之类的小游戏特别多,我觉得很好玩。”
这股持续的夜间人气,源于武义团县委联合多部门举办的市集活动。该市集分为常态化市集与流动主题市集两大板块。其中,古城主街区于每周周末及节假日常态化举办“武养拾光共富市集暨人才市集”,涵盖助农销售、便民服务、非遗展示等服务。在流动主题市集板块,则根据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推出特色非遗主题文化板块,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市集形态中焕发新生。
摊主徐老师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带着学生在古城摆了一个售卖漆扇的摊位。“借此机会让孩子们当小摊主去培养他们的财商,借着热闹的氛围,我们来感受一下中秋文化的魅力。”
据统计,该市集自4月启动以来已累计吸引小微创业者、非遗传承人、返乡青年等各类商家200余户,常态化开展市集活动50余场,不仅为当地提供了800余个灵活就业与创业岗位,更直接带动参与商户增收超过320万元。
武义团县委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钟欣欣介绍,“接下来,我们会围绕萌宠、面包、灵芝、石斛开展一些主题市集,让本地的游客更有新鲜感,也让外地的游客全方位更好了解武义。”(沈桦、朱航晓;图据武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