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直播间

浙江武义:“凉”资源带火“热”经济

2025-08-11 15:3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截图_2025081017294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刚刚过去的周末,来自上海的于女士一家坐着高铁到浙江金华武义,在位于武义熟溪街道下岭头村的云在兮人文空间,度过了一段惬意的亲子周末时光,既赏风景更嬉溪水。炎炎夏日下的云在兮人文空间“中心岛”上,绿荫之下的青石板上,却仍旧凉风习习别有一番凉爽;吃着现烤的烤肉、喝着武义本土农业公司浙江移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灵芝孢子粉,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久在城市的孩子也度过了难忘的嬉水时刻。

微信截图_20250810172753

这个夏天,来武义县茭道镇沈家村避暑的游客们发现,昔日寂寥的小山村有了大变化:原本的村发电厂仓库已摇身变为“悬崖村咖”,年轻人聚在此地品尝美食、社交打卡,店门前就是500多平方米的露营基地,可以眺望不远处的瀑布美景,村里一些闲置的土坯房、石屋,也改造成了文创商店和民宿,生意火爆。7月村咖正式开张,村里的游客人次已经破万。

沈家村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却背靠悬崖瀑布,是个地处山谷的“天然大空调”,金华周边的市民们常自发过来避暑。去年底,属地乡镇招商引资推动生态变现,曾在安吉做过项目策划的武义人李秀琴回乡创办了“嘿咖氧吧”文旅综合体,打造面向年轻人的社交新场所,并建立短视频、直播运营等团队,引来了23名青年创业人才。据估算,项目一期运营半年可实现营收400万元。

气温闷热困乏,武义的文旅却没闲着。为承接这波“避暑流量”,当地早早就卯足了劲,围绕“清凉+”深入挖掘山水、民宿、赛事演艺等文旅资源,因势利导牵起消费链条,将“凉资源”转变为文旅“热产业”。“武义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民间文体活动的氛围也很浓厚,我们希望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武义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漂流是夏天不可少的。6月以来,武义依托纵横乡间的天然水网,与沿途景区联动,发布了“‘武’比清爽·‘义’起嗨皮”为主题的4大类型10条嬉水线路,线上销售额超500万元。王宅镇推出“半日懒”竹林漂流营地,一周时间实现3000人次接待量,周末单日最高峰接待超600人次。“这里有‘玻璃栈道+河道’漂流、水上趣味游乐园、林溪生态茶座,好玩不累,是周末周边游的好选择。”携家人游玩的金华人吴清秋高兴地说。

刻板印象里,泡温泉一般都在寒冷的冬季。有着“中国温泉之城”之称的武义,今年携手一众民宿推出了“冷泉”,通过制冰降温,搭配竹筒冷饮、冰镇水果,让游客在夏天也能有舒适的泡汤体验。7月10日以来,抖音平台上“武义萤石温泉”促消费活动的话题播放量已达6538万次,销售额361万。“8月份天气闷,游客相对少了,但我们的日销售量仍旧有5000元左右,归功于我们的动漫、电竞、国潮等温泉主题包厢,受很多年轻人追捧。”萤山温泉酒店负责人汤旭弘说。

乘“热”而上的夜经济成为夏日风景线。今年以来,武义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6场、市县级体育赛事38场,参与人次超5万,浙BA、武BA等赛事陪伴一整夏;在武义古城、壶山,纳凉晚会连演一个多月,场场爆满。借着流量的东风,武义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演艺经济,拉投资、办集市、办车展,延长消费链条。仅赛事的广告等直接经济收益就超过800万元,受益的地摊、小店等城市烟火气更是不计其数。

为创新消费业态,武义还打造了云在兮人文空间(特色露营基地)、大红岩景区红岩之几、花田景区花式躺营、坛头景区觅屿营地等一众露营细分赛道,仅云在兮今年就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营收超500万,较同期增长35%。同时,当地开设民宿学习培训班、乡村民宿伴手礼设计培训班等,带动伴手礼等二次销售60万元,同比增长6%。(沈桦、李增炜;图据武义融媒、武义旅游)

640

640 (2)

640 (1)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