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4种上海一类新药纳入医保目录 惠及更多患者

2020-12-29 11:00     解放日报

昨天,国家医保局公布了新调整的国家医保目录,此次调整谈判成功119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谈判药品数量更多,惠及的治疗领域更广泛,患者受益面更广。

经过国家医保药品谈判,上海本地企业研发的4种一类新药纳入目录,一类新药即在国家药品注册时从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同时,包括一类新药在内,在沪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引进、生产的41种药品纳入目录,占此次国家新增纳入目录119种药品的三分之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预计将在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批药品纳入目录后,将尽快惠及广大患者。

“上海造”新药惠及更多患者

旨在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抗击癌症的PD-1抗癌药在此次医保目录谈判中备受关注。由上海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成为此次被纳入新版药品目录的3款PD-1药物之一。作为新版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治疗的PD-1单抗药物和首个在我国成功上市的国产PD-1单抗药物,预计每年将会让数千名患者受益。

君实生物去年刚刚落户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这次企业研发的新药成功通过国家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让我们对于上海这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的良好营商环境有了更多体验,对于当初的选择也有了更强的信心。”企业政务与商务及市场准入部政务总监张方说。

近年来,本市经信、医保、药监等部门积极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优化生物医药产业营商环境,积极建设原创新药研发高地。按照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部署,在严格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上海新药参与国家药品谈判,争取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让更多上海新药惠及广大患者。

主动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本市医保部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搭建“医保-企业”面对面平台,先后走进奉贤、宝山、静安等本市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区,举行了6场在沪中外生物医药企业政策法规解读辅导活动,为生物医药企业专题讲解国家最新医保政策,引导企业准确把握、积极适应新政策。

同时,本市医保部门干部职工还积极走访了国药控股、上药控股、恒瑞、豪森、辉瑞、美敦力、赛诺菲、武田等近40家中外生物医药企业,听取企业关注的问题和意见,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实际困难。

在走访调研再鼎医药时,医保部门了解到卵巢癌患者对于该企业研发的甲苯磺酸尼拉帕利胶囊需求较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于是主动跨前一步,及时答复企业问题,支持鼓励企业自主申报新药,通过国家谈判环节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近年来,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本市医保部门也积极精准施策、高效服务,为企业提供便利。在建立与企业面对面长效沟通机制、实地走访调研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本市医保部门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加快医疗新技术、新产品投入临床应用,通过不断优化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核及备案流程,建立医疗器械目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借助“一网通办”平台,大幅缩短审核办理时间。

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许宏表示,下一步本市医保部门将按照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做好新调整的国家目录在本市落地工作,让谈判纳入目录的新药尽早惠及患者,进一步助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吴頔)

【责编:倪珺】
原标题:4种上海一类新药纳入医保目录 惠及更多患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