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大山孕育的新生命,正在一筐筐一袋袋地被勤劳的山民扛下山……”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新宅镇大莱村,青山有自己使命。
海拔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优良……大莱村的高山蔬菜今年依旧丰收。超2000斤高山蔬菜要争取在正午前搭上“出山快车”,这是今天的任务。
梯田层层,和农户们一起忙碌的还有新宅镇政府的“岭上花开助农队”。“今天来了十几号人,主要是帮菜农们摘菜、搬菜、包装菜。高山蔬菜高产期,农户们忙不过来,我们过来搭把手,同时也帮着对接一些销售渠道。”新宅镇团委书记丁芬芳娴熟地摘下最后一根胖嘟嘟的亮紫色茄子放进箢箕,两个小伙子利落地将扁担穿过箢箕把手处,一前一后蹲下身,扁担往各自肩上一架,扛着“超载”的箢箕向山下走去。
高山负责孕育。在勤劳的山民眼中,高山蔬菜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山区也没什么收入来源,靠山吃山就是我们的幸运。”和高山蔬菜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菜农王松球刚从菜地里下来,额头的汗水是忙碌与收获的见证。
上世纪末,嗅到高山蔬菜的商机,新宅镇的农民们纷纷上山“掘金”。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如今,新宅全镇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超6000亩,年产值约3000万元,带动菜农人均增收14000元。仅大莱村,就有超300户农户受益于高山蔬菜产业,王松球是其中一员。
“20多年前,我们村的四季豆就卖得很好,七八毛一斤,多的时候我家一天可以卖出三四百斤,这在当时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王松球回忆道:“菜种在1000多米的山上,当时孩子们还经常跟我一起上山。这一转眼,我们家都走出去三个大学生了!”在王松球心里,高山蔬菜不仅是一份收入来源,更是一个家庭进步、幸福的支撑。“有什么能比孩子们有出息更重要呢!”王松球笑得开心、畅快。
高山,何止孕育了优质蔬菜?
当山里的孩子们怀揣梦想奔向远方时,一条由政府精心打造的“高山蔬菜出山快车道”正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延伸。在高山蔬菜集中收购点,由新宅镇政府和企业组成的助农服务队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新鲜采摘的蔬菜经过称重、分拣、包装流程,即将开启它们的“出山之旅”。
“我们创新组建了‘岭上花开助农队’,这支专业团队不仅对接多元化销售渠道,还成功策划了20余场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新宅镇党委委员蓝增健自豪地介绍,“自今年6月以来,通过系列展销活动,我们已经为当地农户创造了超70万元的销售收入。”
“新宅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赋予了高山蔬菜品质优势。我们一方面对接蔬菜收购商,另一方面创新建立助农爱心社群,仅一个多月就助力农户销售蔬果3万余斤,真正实现了产销精准对接。”武义经开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清说道。
靠着绿水青山的馈赠,一代代农人辛勤耕耘,让“新宅高山蔬菜”品牌扎根沃土、香飘四方;靠着卖高山蔬菜的积蓄,农家子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靠着政策扶持与企业助力,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越拓越广……真正的“靠山”,不是坐享其成,而是主动耕耘、奋斗争先。
绿水青山依旧,“靠山”的共富故事,正书写着更精彩的篇章。(沈桦、陶莎莎;图据武义融媒,周超、李棠、张凡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