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发展聚焦

金华婺城:文化礼堂,让乡愁在此安了家

2022-10-20 12:1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图片_20221020101754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曹静怡、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夜幕降临,记者来到素有“中国茶花之乡”的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下张家村,只见村民三五成群走出家门,漫步到文化礼堂前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现在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准时来到礼堂‘报到’,在这里,广场舞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我们几个老姐妹都觉得越跳越年轻,越跳越有劲。”吕春媗奶奶今年75岁,作为土生土长的村里人,看着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轮番开展,她心里实打实地高兴。

“我们的文化礼堂以茶花文化为特色,在2016年建设,2017年10月开馆,几经发展,悉心打造,如今不仅获评省五星级文化礼堂,更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最认可的‘温暖港湾’。”竹马乡下张家村党支部书记钱瑞华告诉记者,礼堂一共四层,建筑面积达4400平方米,整体功能丰富,综合性强。

走进礼堂一楼,可见大厅内灯光明亮,环境舒适。游目四处,“悦读吧”里各类书籍有序排列,首家省级妇女儿童驿站里充盈着孩童的欢声笑语。此外,这里还涵盖文创企业办公场所,下张家村的文化展馆,以及可容纳300多人开展培训活动的会务中心……“礼堂完善建设以来,村里的孩童有了玩乐的新去处,不少村民们也养成了在茶余饭后到书屋读书看报的习惯,大家普遍认为不能‘富了口袋,荒了脑袋’,要真正打响‘茶花之乡’的品牌价值。”钱瑞华笑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暖光铺洒的墙上,还将村庄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都逐一记录了下来,成为了回顾这些年家乡发展进步的深刻印记。文字里的温情,照片里的笑脸,细细观来,不经意间拨动了人们对往事的回忆,以及藏于心底的脉脉“乡愁”。

“文化礼堂建成后,我便成了礼堂钥匙的持有者,这些年来,眼见着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全,各项功能越来越完善,每当向前来考察学习的兄弟县市介绍起我们的文化礼堂,我都感到由衷地自豪。”该文化礼堂负责人吕艳青笑说,她见证参与了礼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整个过程,也为礼堂的建设付出了诸多心血。

在这里,每年3月的“茶花节”,村民以花为媒、以节促销,吸引国内众多游客苗商走进礼堂的同时,也促进茶花产业走上了“快车道”;每个月初,村里干部们都相约碰头,凝心聚力,一起研究礼堂怎么再提升,活动怎样再丰富,为的就是让文化礼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每一个传统节日,总会有言笑晏晏,熟悉乡音从礼堂传来,村民们一起裹粽子、包饺子,将传统味、人情味、幸福味和着那点人间烟火,融入对生活美好的愿景里……

文化如水,浸润心田;礼堂如根,凝魂聚气。农村文化礼堂,除了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精神家园,也是开展农村工作的综合平台、服务窗口,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金华市婺城区不断夯实文化礼堂建设,深化“文化礼堂+”模式,并以特色文化礼堂带动特色乡村建设,在文化礼堂成为广大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的同时,加快了城乡协调发展,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注入乡村力量。据悉,婺城区现有文化礼堂202家,其中省特色文化礼堂3家,省五星文化礼堂20家,市四星文化礼堂57家。

婺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婺城将围绕“创享礼堂”智慧服务应用,深入实践、先行探索,进一步完善各项功能模板,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婺城特色的、数字化特征鲜明的农村文化礼堂2.0版,让更多村民实现通过“云菜单”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活动,充分提高文化礼堂的使用效率,激发调动农村百姓的参与热情,从而走出一条“走新”更“走心”的文化富民之路。

微信图片_202210201017542

微信图片_20221020101754

微信图片_202210201017543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