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财经

浙江稠州银行:数字翅膀“贷”动三农,服务甘泉润泽乡田

2025-09-25 10:46     中国发展网

微信截图_20250925092333

中国发展网讯  日前,“第三届金融强农经验交流会”举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稠州银行”)的普惠金融强农经验,从全国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2025年度“金融强农杰出贡献典型经验”,稠州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服务乡村振兴的城商行代表受邀发言。这一荣誉,是对该行将数字基因融入乡村沃土、以特色服务践行普惠金融的充分肯定。

智慧金融为整村授信装上“数字引擎”

如何让信贷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稠州银行的答案是:为传统的“整村授信”插上数字翅膀。该行创新打造的“乡村振兴贷”,实现了全流程线上操作,农户只需动动手指,贷款便能“秒批秒到账”,而这背后,是一套智慧的“数字大脑”在支撑。通过村居模型、风险筛查模型、定价模型和贷后预警模型四大智能风控体系,该行构建了从贷前自动化审批到贷后动态预警的全流程智慧风控体系。该体系就像“天气预报”一样,每日对贷款客户进行自动监测,及时发布红、橙、黄预警,让风险管控变得精准而前瞻。这一模式犹如一张无形的信任网络,至2025年8月末已覆盖了其业务辖区内42%的村居,为超400万户家庭预授信430亿元,惠及超20万农户,为乡村产业注入充沛金融活水。

暖心服务让“金融甘泉”润泽深山远村

金融科技的力量,最终要化为村民触手可及的温暖。为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稠州银行将触点延伸至田间地头,建成688家“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这些站点不仅是村民小额存取款、缴费的便利站,更成了反诈宣传、党建活动、助老助学、农产品展销的“乡村会客厅”。

在磐安县海拔800多米的“悬崖村”,这条“浙中川藏线”曾阻碍了村庄的发展。稠州银行的信贷员们不畏艰险,驱车盘山而上,为全村87户村民完成整村授信1307万元。资金的支持,让曾经的偏僻山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如今这里已成为驴友青睐的热门打卡地,小山沟焕发了新生机。

该行的“共富山海行”助农直播间更是热闹非凡,从东阳市南马镇的百年凉席,到景宁畲乡的高山黄桃,该行将手机屏幕变身“新农具”,直播镜头化作“新农活”,真正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架起“云端快车道”。一场场直播不仅为优质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更让屏幕前的消费者感受到了乡村的活力与温度。该行已累计开展公益助农直播100余场,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百万元,其中单场销售额最高突破28万元,不仅有效打开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更实实在在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动能。

同时,该行累计在金融服务站开展反诈等公益宣传教育活动3000余场,近50家被评为红色服务站,超100家被授予反诈、消保示范窗口称号,“金融+非金融”服务惠及村民超百万人。

微信截图_20250925092347

专业铁军深耕乡土的“新农人”队伍

再好的模式,也需要优秀的队伍去执行。稠州银行深知,服务乡村需要一支既懂金融又懂乡情的队伍。该行在各主要县域支行组建了一支支专业的乡村振兴团队,同时,自主研发的“数字村居”平台成为团队的“超级大脑”,可实现村情洞察、精准营销、资源整合一体化操作。客户经理们不再是传统的“信贷员”,而是带着“数字村居”移动平台走村串户的“新农人”。他们能通过手机清晰掌握每村的产业特色和金融需求,实现精准服务,确保了对村居客户的深度经营和服务的可持续性。

笃行致远以金融妙笔绘就共富新蓝图

从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走来,将市场经济的活力注入希望的田野,稠州银行用五年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商行服务乡村振兴之路。此次殊荣,是一个崭新的起点。稠州银行表示,将继续执数字之笔,蘸普惠之墨,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奋力书写金融赋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篇章。(沈晔、钟裕羚)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